3.2 主存储器
3.2.1 SRAM 芯片和 DRAM 芯片
易失性,只要电源被切断,原来保存的信息就会丢失。
1.SRAM 的工作原理
常用做 Cache。不需要刷新。
引脚数量:数据线、地址线、片选线、读写控制线(1 或 2 条)。
2.DRAM 的工作原理
常用做主存。
采用地址线复用技术,行地址和列地址通过相同的引脚分先后两次输入,这样地址引脚可以减少一半。数据引脚不变。但是要加上行通选和列通选 2 根线,分两次传送地址信号。
2ms 刷新一次。
每次刷新一行。
(1)集中刷新
后面一段时间专门用于刷新,无法访问存储器,称为“死区”。
WR | WR | 刷新 | 刷新 |
---|
(2)分散刷新
每次读写完都刷新一行。
优点:没有死区。
WR | 刷新 | WR | 刷新 |
---|
(3)异步刷新
缩短了死时间。
WR | WR | 刷新 | WR | WR | 刷新 |
---|
2ms 内每行刷新一次。
3.2.2 只读存储器
非易失性。
3.2.3 主存储器的基本组成
对存储单元编号,也称编址。
现代计算机通常采用字节编址,存储体内的一个地址有 1 字节。
3.2.4 多模块存储器
1.单体多字存储器
存储器中只有一个存储体,每个存储单元存储 m 个字,总线宽度也为 m 个字。一次并行读出 m 个字,地址必须顺序排列并处于同一个单元。
2.多体并行存储器
(1)高位交叉编址
(2)低位交叉编址
可以采取流水线方式存取。